张 伟 明 印 象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顾森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、博士研究员(教授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美术理论博士研究生导师

    我与张伟明只有一面之交。那是1999年5月初,我们中国艺术研究院书画培训部在泰山举办一期全国书画培训班。培训班快结束时,有一次去岱庙偶遇张伟明经吕文厚介绍知是当地泰山画院的画家,后张伟明约了我们几个人去他家坐坐。大家看看画照,聊聊天,气氛融洽而和。在泰安有不少山水画家画泰山,但能把泰山画好者不多。张伟明也画泰山,作品很有自己的个性,可算泰安画家中出众的一位。
    在交谈中,他直捷地提出要我对他的作品提提看法。我仅对从作品照片中所看到的提了一个问题:李可染先生说他画山水是为山河立传,你画泰山要为泰山立什么样的传?换句话说,你认为泰山体现一种什么样的精神?他回答我:有一个学生写了一篇文章谈对黄山和泰山的感想,说黄山充满了书卷气而泰山充满了帝王气。从这个回答,我明白张伟明画泰山,是要追求一种君临天下的风范。但问题并没有完结。帝王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模式,既有秦始皇、汉武帝这类雄强的,也有李后主、宋徽宗这类崇文而亡国的,还有开明的、风流的、荒淫的、无所事事的,等等。就泰山的景致而言,既有雄强的,又有秀媚的;既有粗悍直露的,又有神秘深奥的。摆在画家面前的泰山,就有种种的选择。如果张伟明真要将泰山画比帝王,我猜想他会选风雅类的帝王,顶多是既有雄才大略又能击鼓吹笛自度曲的唐玄宗李隆基。的确,在张伟明的泰山画里,他追求的是一种秀雅的风格。他不仅仅画泰山的峰峦,也画山麓的河滩、村舍、人家。五岳之尊在他的笔下,除了雄奇与耸拔外,还有浓浓的山野气和人间烟火味。这倒很符合他的性情。张伟明喜欢谈释、论《易》且深陷其中。正因为如此,他不会一味追求霸悍的画风和霸悍的画境而会更多去追求一种自然、清新的境界。从他那些画题为《净土》、《静心》、《村隐图》、《晨钟暮鼓遍三千》之类作品,非常清楚地表明了他在追求一种远离尘嚣、身融造化的境界。当然,我说的是眼下的张伟明。他还年轻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今后他肯定会变法,但无论如何变,其基础是修养(技艺的修养与理论的修养)。古人所云:"书不千轴不可以语化;文不百代不可以知变。"(唐·皇甫 是:《谕血》)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张伟明好读书,他若欲求变,我相信他不会是盲目的而会有一定的法度或路数隐现其中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顾森 2000年3月1日于北京

名人名家论泰山画家--张伟明         GO HOME